“无废企业”典型案例解读:有色行业“无废企业”典型案例

为宣传推广各行业推动工业生产“无废”转型的经验模式,工信部有关部门征集了一批“无废园区”“无废企业”典型案例,有色行业无废企业典型案例包括“铝工业固态废料循环利用模式”等3项。
2023年12月,《中央国务院关于全方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快“无废城市”建设,鼓励园区、企业组织绿色、清洁、零碳引领行动。工业与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引导有条件的工业园区、工业公司推行“无废”生产方式。为宣传推广各行业推动工业生产“无废”转型的经验模式,我们征集了一批“无废园区”“无废企业”典型案例。其中,有色行业无废企业典型案例包括“铝工业固态废料循环利用模式”等3项。下一步,有关企业要充分的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大力推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发挥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加强固态废料与大气、水、土壤等污染治理,提升企业精细化管理上的水准,推动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中铝山西新材料有限公司业务涉及“矿山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全产业链,企业围绕电解废物资源化利用,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链延长,强化钢铁、建材等行业固废协同利用,加快构建铝工业固态废料循环利用模式。
(一)注重源头控制增量,不断的提高赤泥减量化能力。瞄准赤泥源头产生的关键节点,以“控增量、减存量、严管控”为宗旨,分类控制,精准施策。通过烧结法回收拜耳法赤泥中的氧化铝与氧化钠,在矿石品位不变的情况下,单位产品赤泥产生量有效减少。
(二)注重治理变废为宝,不断的提高无害化、资源化利用能力。联合有关研究机构、科研院所攻克二次铝灰、电解大修渣资源化利用难题,突破烧成窑协同利用电解危废技术瓶颈,创新研发二次铝灰氧化铝熟料窑火法协同资源化利用工艺。企业“电解三废”大修渣、二次铝灰和炭渣全部利用处置,累计形成5万吨电解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经营规模。
(三)强化钢铁、建材等行业固废协同利用。与当地企业协同合作,开发“赤泥煤矸石烧结砖”“赤泥烧结仿古砖”“赤泥粉煤灰烧结砖”等产品,积极打造赤泥综合利用产品矩阵,推动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应用,提升综合利用产品使用量。
江西粤磁稀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是做烧结钕铁硼永磁体的生产,企业贯彻绿色理念,推动构建稀土行业废旧烧结钕铁硼永磁体高值化利用“无废”模式。
(一)绿色设计,推动源头减量。建设烧结钕铁硼磁体全生命周期可追溯的回收再生体系,应用绿色设计基础数据库及全生命周期LCA设计方法,实施绿色采购标准,企业单位产品工业固态废料产生量持续下降。
(二)厂内循环,提升利用效率。开发流程短、高效环保、回收率高的废旧磁体循环利用工艺,提升资源使用效率,推动烧结钕铁硼磁体过程中产生的边角废料实现厂内循环、高价值利用。
(三)做好追溯,强化固体废物管理。建设固体废物管理信息化系统,将工业固体废物的种类、数量、流向、贮存、利用、处置等信息详实准确记录,实现固体废物可追溯、可查询。进行全过程规范管理,实现固废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河南金利金铅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源头减量+吃干榨净+循环利用”,打造良性内部物料循环系统,推动构建“过程固废资源化适配”无废模式。
(一)通过原料结构调整,降低源头固废产生量。利用子公司废旧铅酸蓄电池拆解产生的铅膏代替部分铅精矿,外购废弃的阴极射线管作为辅料替代部分石英石,推动固废源头减量和原料化利用。单位产品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有效降低,危险废物委外处置量大大减少。
(二)对冶炼烟灰、废渣中有价金属进行湿法回收。采用浸出、净化、置换等工艺加工冶炼烟灰,高效回收锌、镉等有价金属。回收烟灰中有价金属的同时,减少冶炼废料对环境的污染。
(三)对贵金属进行冶炼。自主研发纯氧侧吹熔池熔炼炉工艺,对电解铅精炼产生的阳极泥进行处置,提炼金锭、银锭、精铋、精碲、锑白、锡锭等,过程中产生的贵冶渣返回铅冶炼系统来进行配料重新利用。
(四)底吹炉生产线综合利用。建设“氧气底吹炉氧化液态铅渣侧吹炉直接还原电解精炼”生产线,将贵冶回收渣、废水净化处理污泥、脱硫石膏、烟灰等工业固废通过配料重新返回底吹炉中,实现自行利用。铅冶炼过程中产生的水淬渣生产矿渣微晶粉,作为水泥混合材料使用。
下一篇:“无废园区”典型案例解读: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减量循环 数字监管”模式
“无废园区”典型案例解读:安徽金寨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企业间协同高值高效利用模式”
“无废园区”典型案例解读:江苏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化工园区智慧监管与利用处置模式”
“一般工业固废用于道路工程建设材料”系列团体标准首批9项标准征集参编单位!
“无废园区”典型案例解读: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多元化源头减量 规模化综合利用”模式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全部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没有经过本网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犯权利的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别的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照法律来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方式;邮箱: